关注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公众号
时间:2025-07-12 点击:
为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2025年7月7日,海沧团区委和厦门华厦学院团委合作的“海沧区社区治理帮帮团”项目——“星际探索者”实践队以“探索浩瀚宇宙,点燃科学梦想”为主题,带领海沧区海达社区儿童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太空探索之旅。
星际探索,以科学之光点亮童心
活动开始,实践队队长向敏通过“宇宙里有什么”的视频导入,系统性的为孩子们讲解“头顶的星空画卷”“日月交替的奥秘”“太阳系的行星家族”及“恒星与深空天体”等知识,用生动的语言在孩子们心中勾勒出浩瀚宇宙的轮廓。从地球到星系,从行星运动到恒星演化,一个个天文知识点在互动问答中被巧妙拆解,孩子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讲解者的身影,仿佛已置身于星河璀璨的宇宙空间。讲解尾声,向敏特别介绍了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使命与科研突破,鼓励孩子们“以知识为翼、以体魄为基,未来也能成为探索太空的追梦者”,将科学启蒙与理想教育有机融合,激发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历史昭昭,以赤子之心厚植情怀
2025年7月7日,正值七七事变88周年,今年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的沉痛日子,这一年,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实践队队员结合此特殊节点,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堂简洁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通过历史图片与通俗讲解,实践队队员黄永祺向孩子们还原了那段山河破碎的苦难岁月,讲述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科学探索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厚植其爱国爱党的精神底色。课堂上,实践队队员黄永祺借助一张张历史图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缓缓揭开那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苦难岁月。他深情讲述着中华儿女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英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孩子们的眼眶渐渐湿润。
“孩子们,历史不能被遗忘,先烈们的精神需要被铭记。我们要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黄永祺的话语掷地有声。此次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了新的思考,更在他们心中厚植了爱国爱党的精神底色,让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赋能,以青春之力托举强国梦
知识讲解结束后,实践队组织孩子们开展创意实践活动:首先让孩子们在KT板上签下姓名,并带领他们用彩砂、闪片勾勒出想象中的星系,绘制心中的宇宙图景;还通过亲手制作星空瓶,将他们对太空的向往注入亲手创作的作品中。这种“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模式,让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在动手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活动结束后,在校团委书记范莉梅老师与海达社区工作人员彭碧珍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海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情况,为青年学生搭建接触社会、服务社区的平台,增进了对基层社区的认识。
此次实践活动,既是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区的生动实践,也是新时代青年以行动助力科学普及的具体体现。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星际探索者”实践队以儿童科学启蒙为切入点,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用知识与热情为社区儿童搭建起通往科学世界的桥梁。未来,实践队将持续优化活动内容、创新服务形式,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在播撒科学种子的同时,彰显当代大学生“挺膺担当、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也期待与更多孩子携手,共赴知识与梦想的奇妙之旅。
心得体会
向敏:
7月7日的星际探索者社会实践活动,像一颗意外闯入心房的流星,点亮了我对“分享”与“成长”的新理解。站在讲台上时,我向孩子们传递宇宙知识——讲土星环的奇妙、月球上的环形山、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我忽然发现,是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在带领我重新打量世界。
午后的手工课更是充满惊喜。当我示范如何将荧光石与荧光颜料混合,做出模拟星空的瓶子后,小朋友动手制作,那一刻,我看着孩子们专注地往瓶子里分层倒入蓝、紫、金三色颜料,小心翼翼地撒上银粉,仿佛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宇宙。他们举着成品欢呼时,瓶身晃动,闪粉流转,真的像把银河装进了掌心。这一天,我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成了童心的接收者。孩子们用最纯粹的方式告诉我:宇宙的浪漫,既在遥远的星系里,也在每一个愿意相信奇迹的心里。
陈莉晶:
7月7日我们到海达社区,与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星际探索的活动。刚开始我们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太空行星,并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行星版的萝卜蹲,每一个小朋友都在活动中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游戏结束后,我们引导小朋友在KT板上画上自己所想象中的宇宙飞船,在他们画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小朋友们丰富的想象力,每一个小朋友的心中都绘制着一个特别的太空梦。
在下午,我们还与小朋友们共同完成星空瓶,每一个小朋友的星空瓶都是独一无二的,里面包含着他们对太空的理解,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太空是怎么样的,透过这些美丽的星空瓶,我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那神秘无边的太空都有着一种非常强烈的向往。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感受到小朋友们的纯真以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与小朋友的相处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更多的耐心以及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李金保:
参加社区星际探索者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满满。在活动中,我和伙伴们为小朋友们讲述星空知识、制作星空瓶、玩小游戏。有位小朋友说他以后要住外太空去,眼中闪烁着光芒,让我深深感受到小朋友的天真浪漫。
这次实践,我不仅学会了倾听与沟通,更懂得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当看到孩子们展露笑颜,我内心也充满温暖与成就感。同时,我意识到社会中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生活,更应主动伸出援手。这次经历,让我从被保护的角色,成长为能给予他人关怀的人,也让我明白,微小的善举也能带来改变,今后我会积极参与更多实践,传递温暖与爱 。
黄程颖:
这次的实践活动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就为星空瓶教学做准备,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但是当大家做好第一批星空瓶时,奇妙梦幻的荧光效果奠定了我们对活动的信心。
活动从上午8点开始持续至下午5点多。整个过程我负责拍摄和摄影,虽然很疲倦,但是看到小朋友们洋溢的笑容,我认为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从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中与孩子们的相处,再到活动后的收尾工作,大家都很认真地完成了。炎热的环境并没有浇灭我们完成任务的决心,我们用努力的汗水浇灌着这次活动。
黄永祺:
作为“星际探索者”实践队副队长,带领海达社区儿童开启“太空之旅”,我深感意义重大。活动通过生动讲解激发孩子们对宇宙的好奇,亲手制作星空瓶锻炼了动手能力,有效响应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号召。
尤为重要的是,在7月7日这个特殊日子,我主讲了七七事变的历史。在带领孩子们仰望星空、畅想未来的同时,我向他们讲述了这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强调铭记历史、爱国报国的深刻意义。我深刻体会到,点燃科学梦想必须与厚植家国情怀紧密结合。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我相信探索宇宙的好奇心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正在他们心中融合。
陆庭萱:
参与这次社区星际主题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传递知识”与“陪伴成长”的双重意义。
早上8点集合时,大家热情如同天气一般高涨。抵达社区后,大家分工明确:向敏与社区沟通衔接,李金保和黄永琪快速布置KT板,我则协助小礼品准备及安排小朋友有序落座。9点半的课堂上,从我们略显紧张又真诚的自我介绍开始,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便成了我们最大的动力。讲课期间,大家都专注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当讲到星座故事时,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亮晶晶的眼睛,让我忽然明白“认真倾听”就是最好的互动。
绘画环节更是温暖。看着孩子们用马克笔在KT板上勾勒出天马行空的“宇宙”,大家耐心引导的身影,让我感受到团队协作中“细节”的力量。星空瓶制作环节,黄永琪同学讲解步骤时的细致,分组指导时大家俯身示范的耐心,以及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星空瓶冲向阳光下晾晒的雀跃,都成了珍贵的画面。活动的最后,我们为孩子们颁奖,看着他们把奖状紧紧抱在怀里,我忽然懂得:实践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用陪伴点燃他们对世界的好奇。
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满屏的活动照片和队友们脸上的笑容,我知道这次实践早已超越了“任务”本身。我们不仅是“星际探索者”,更是孩子们探索世界路上的同行者,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最亮的星。